兰州拉面与私家车,多元社会下的反思
作者:任小鹏
2018年感恩节前后,“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系列视频访谈,采访了当今北美几位重量级福音派神学家,其中有理查德·茅(Richasrd Mouw),阿尔文·普兰丁格(Alvin Plantinga),乔治·马斯登(George Marsden)等人。
理查德·茅退休之前是加州富勒神学院的院长,著作等身;普兰丁格则以基督教认识论蜚声西方哲学界,他的理论在中国哲学界也颇受关注。而马斯登则以对美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而著称,他的好几本著作都已翻译为中文。
我认真看了这几个短片,发现很多问题都很契合中国社会和教会。虽然几位神学家所谈论的主题不同,但背后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即:如何在多元时代捍卫信仰,并带着爱与盼望去生活。
我看后很受触动,因为他们所谈及的,正是我们所匮乏的。
01
理查德·茅在采访中谈到,基督徒需要有一种“有修养的确信”(convicted civility)。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所信的是真理,真理就必然带来爱与尊重。
理查德·茅著有《不同寻常的礼貌:基督徒如何在失礼的世界中保持文明礼貌》(Uncommon Decency: Christian Civility in an Uncivil world, 中文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一书,他在书中分析了基督徒为什么要在多元社会中保持修为,这种修为既不是传福音的策略,也不是要显示出基督徒都是一群优雅之人,而是跟随基督之人的本性使然。换言之,爱与尊重是基督徒的内在美德,而不是一种策略性的生存技巧。
在今天,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交流容易变成吵架。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基督徒还没有弄清楚对方的想法,就一味想说服他人,而不是在交流中聆听他人的想法,并带着谦卑与人沟通,进而流露出真理的力量。用理查德·茅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还没有活出“有修养的确信”。
我们应该学会与不同的人群用理性的方式进行对话和沟通。普兰丁格的径路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用严密的哲学方法来论证基督教信仰具有合理性,并经常借用数学模型和分析哲学的理论,这让很多非基督徒学者也觉得基督教与理性之间不冲突。
他著有《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The Warranted Christian Belief,中文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书,虽然这本书令很多人读来十分吃力,但书中的严密论述,让不少人也意识到,信仰与理性之间并非截然对立,信仰可以用理性的方式来陈述和论辩。
马斯登则擅长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分析美国基督教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基督教塑造了美国社会,但同时教会也被美国社会深深塑造。
马斯登本人成长于十分保守的改革宗教会,但是他的学术研究却能够跳出单一的改革宗视角。用他的话说就是,“历史研究不能带着辉格党人的历史观。”即,避免胜利者用自己的视角来书写历史。
他的《爱德华兹传》(Jonathan Edwards: A Life,中文译为《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认识美国基要派与福音派》(Understanding Fundamentalism and Evangelicalism,中文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书对美国基督教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有生动细致的梳理。
透过历史,我们看到基督教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但同时也看到教会如何在历史的关口受制于时代处境,步履蹒跚。而他的《美国大学之魂》(The Soul of American University,中文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则将宏观的历史视角和微观事件梳理相结合,将美国过去两百年间大学教育的兴衰与基督教之间的内在逻辑分析得十分透彻。
这种分析跳出了一些基督徒学者谈论历史事件时简单化的信仰主义叙述,也摆脱了单纯人文主义视角的片面性,将历史演进与信仰反思紧紧结合,可谓基督教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佳作。
02
在多元时代做基督徒是困难的。源于外界的紧张感时常让我们神经过敏,焦虑,失去爱心和盼望。
大约在十年前,刚信主的我,去参加一个基督教学术会议,与会者中有一些是基督徒学者。会议开了两天,氛围很好。不过在会议期间,我也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候基督徒学者与非基督徒学者之间对话困难。
一位基督徒学者谈了基督教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下面有个年轻人悄悄说,这人又跑来传教了。第二天,有个学者发言讲MKS的宗教观,一位年轻的基督徒学生悄悄对我说,这人估计是个wu.mao。会后,我曾与基督徒朋友分享会议感受,有人说,这类会议没有什么意义。
世界观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通用,但并非没有交流的可能。无论人们世界观的差异有多大,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如今是一个多元时代,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一同生活在一座城市中。因此,彼此之间的对话、了解和尊重十分重要。
十年过去了,作为一个基督徒和基督教的观察者,我一直密切关注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互动。我观察到一个悖论:一方面,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排斥感在不断加强,但与此同时,基督徒群体与外界的对话也日趋稀少。换言之,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的紧张感在双向加强。其中的缘由很多,社会环境收紧是重要因素,但是基督徒群体内部的,尤其是一些教会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心态变化也是重要因素。政治意识形态和世俗主义对基督徒群体的挤压,身处边缘的基督徒很容易变得好斗、自义和血气,然后用黑白对立的思维来理解问题。
曾经有姐妹告诉我,基督徒不能吃兰州拉面,因为那是伊斯兰的。我问她,你的私家车加油吗?她说,废话,车没油怎么开。我告诉他,中国每年一半左右的石油从中东伊斯兰国家进口。
有时候,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我们的世界观和反日游行是同一个逻辑,只不过我们浑然不觉。这个姐妹不是无知,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在多元社会做基督徒。
03
多元社会与基督教信仰是一个新问题,不仅仅中国基督徒要面对,在西方也是如此。一百年前,基督教与西方主流文明总体上保持着契合关系,基督教伦理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信仰是文明、体面的象征。
但是近几十年,西方世界急剧世俗化,多元主义开始盛行,基督教与主流文明之间开始出现张力。一方面,教会受到多元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冲击,但另一方面,多元主义与信仰的话题又总是不断激发起人们的讨论和反思,学者们试图以基督教世界观来回应这一冲击。
在中国,境况远比西方更为严峻。传统的基要派信仰,不会讨论信仰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你只用信就可以了。世界如同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所需要的是赶紧传福音救人灵魂,你修船干什么?你可以想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位生活在中原农村的基督徒,他需要做的只是好好信主,好好劳动,照顾家人,服侍教会。
静态化的乡村社会中,“多元社会”一词对他来说是外星来客。但是当城市化越演越烈,乡村教会日渐衰落,信仰开始与主流社会发生接触,多元社会与信仰的关系就绕不开。比如,你同事中或许有信仰佛教的,你如何与他聊信仰话题?你某一天在基督徒的微信群里,与人争论好久,因为对方说人得救是上帝预定的,等等。
在过去数年,笔者读到不少关于信仰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书。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和尤达(John Howard Yoder)等人的著作,都论及基督徒如何与现代现会相处,但这些书学术性太强。因此,笔者一直期望能有给一般人阅读,介绍信仰与现代社会的书出现。等待多年,书一直没有出现,但没想到去年年底,这几部采访短片出来了。
如果你关心基督教与现代世界的关系,基督教信仰如何在现代世界存活,而且又没有时间读那些大部头、烧脑子的学术著作,这几部短片实在值得一看。
识别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观看
— 完 —
作者简介:
哲学博士,现旅居北美;著有《个人道德与群体政治: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基督教现实主义思想研究》,译有《薛华传》、奥古斯丁《忏悔录》等书。
名家专访系列视频:
版权声明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注明来源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浏览佳音往期精彩文章